防“胃”杜渐重早筛!市中研附院治未病科带您看看胃癌早筛都有啥
新闻来源: / 新闻作者: / 添加时间:2024-4-16

忙于工作吃饭不能按时按点

胃痛、胃酸、胀气……这是不是也是你的生活状态?

当看到越来越多的报道年纪轻轻查出来就是胃癌晚期

于是很多人开始紧张

为什么胃癌总是来得悄无声息?

这个潜伏的“杀手”有没有办法提前筛查出来呢?

01早期胃癌筛查

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由于早期胃癌无明显症状,临床发现的胃癌约90%属于进展期,进展期胃癌5年生存率仅为30%。在过去60年,西欧和北美的胃癌发病率逐渐下降,部分原因归功于分餐制控制了Hp传播,降低了胃癌发生风险。除胃癌风险因素减少和生活习惯改善等因素,对胃癌高危人群进行胃癌筛查已成为有效方法之一。据数据统计显示,胃癌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仅16个月,为了延长患者5年生存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无疑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提升我国早期胃癌检验技术水平,提高早期胃癌筛查覆盖率是降低我国胃癌死亡率和提升早期胃癌检出率的重要措施。

1.png

市中研附院治未病科副主任医师王莹为天津市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分会常务委员,提示您胃镜和活检是公认的诊断胃癌的金标准,但我国人口众多,资源分配有限,难以实现大规模筛查。而早期诊断相关检验技术具有无创、便捷、灵敏度高等特点,能够实现早期胃癌的筛查,包括呼气检测、血清学免疫检测和分子检测技术等。

为进一步规范早期胃癌检验流程,在此结合各个技术以及标志物检测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从早期胃癌检验技术角度出发作出检验推荐流程如下。其中胃癌筛查目标人群是指40岁以上且有Hp感染风险、有既往胃部疾病、有胃癌家族遗传史等风险因素的人群。

2.png

针对胃癌筛查目标人群,参考《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对胃癌高危人群的划分标准。对胃癌高危人群进行PG、G-17和Hp检测,当任意一项检测结果为阳性时,建议进行RS19基因甲基化检测,并及时关注胃部健康。当基因甲基化检测也呈现阳性时,应及时进行胃镜检查,排除癌症风险,对于印戒细胞癌还需CT等影像学检查;如果临床确诊为癌前病变,进行相关治疗的同时,建议后续继续关注胃部健康,利用RS19基因甲基化或者肿瘤标志物进行随访监测;如临床确诊为胃癌,在术后或者放化疗治疗后,应注意定期随访,预防复发。如果上述指标检测结果为阴性,但是患者已出现胃部不适,建议结合临床表现进行胃部检查。

市中研附院治未病科医生张美提醒您,对于恶性肿瘤,我们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使患者获得更长的生存期,改善其生活质量,挽救一条生命,拯救一个家庭。

中医治未病科

3.png

出诊专家:王莹 副主任医师

咨询时间:每周一全天

咨询地点:中研附院健管中心2楼东侧 治未病科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