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榜样】两度援非大爱无疆——记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市中研附院推拿科主任医师张志南
新闻来源: / 新闻作者: / 添加时间:2024-1-8

2023年12月29日,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纪念暨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表彰了30个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和60名先进个人。天津市1个集体和3名个人获表彰,其中,第19批、第22批援加蓬医疗队队员、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推拿科主任医师张志南获得“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张志南先后两次参加中国援非医疗队,以仁心仁术为加蓬人民送去健康和希望,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援外医疗队精神。今天,为大家带来“白衣外交官”张志南的故事。

张志南,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推拿科主任医师。2016年,作为第19批援加蓬医疗队队员,在加蓬共和国利伯维尔市中加友好医院开展为期两年的医疗援助工作;2020年,作为第22批援加蓬医疗队队员,再次奔赴非洲加蓬执行为期一年的援外任务。2018年8月获得加蓬共和国总统骑士勋章、2018年获得天津市医师协会授予援外医疗贡献奖、2023年获得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

“人这一辈子总得发挥点价值不是吗?”“去就是了,不要有那么多心理负担。”2016年和2020年,张志南两次义无反顾援助加蓬,积极承担医者的责任与使命。

在加蓬,恶性疟疾、伤寒、艾滋病等传染病是当地的高发病、常见病。尤其是艾滋病,对于针灸科的医生来说是首先要面对的高危因素。张志南接触过不少艾滋病感染者,针灸需要用针刺进患者身体,但凡患者一动,针就容易刺到医生的手,患者出血,医生也出血,这就非常危险。起初,张志南十分忐忑,“怕是肯定的,也会上网搜,艾滋病毒离开人体两分钟便会灭活,来克服恐惧。”直至回国体检报告显示正常,他的心才算踏实下来。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张志南随队到达非洲加蓬后,发现当地居民对新冠疫情防护意识淡薄,为确保患者就医环境安全,他多措并举做好新冠疫情防护工作:一是以身作则。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督促科室医护人员戴好口罩、手套,勤洗手,加强自我保护;二是制定措施。要求诊室每天都开窗通风,对每位患者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及时消杀,产生的医疗垃圾按照相关要求处理,为自身及患者创造了一个安全的诊疗环境;三是加大新冠疫情防护宣传力度。让每位患者了解到做好新冠疫情防护的重要性;四是在门诊中,注意筛查新冠疑似患者。由于防护及措施得当,在加蓬的这一年工作中,张志南所在科室医护人员零感染。

在新冠疫情肆虐的情况下,张志南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得到了国家卫健委、市卫健委、大使馆、当地卫生部,援助医院及华人华侨的认可和赞扬。

因加蓬气候高温多湿,关节疼痛类疾病多发。中医针灸、推拿、拔罐等外治疗法凭借其简、便、验、廉的优势在缺医少药的加蓬成为最受欢迎的治疗方法之一。作为一名中医专家,张志南克服疫情反复、语言不通和医疗条件简陋等困难,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运用中医针灸、推拿、拔罐、理疗等方法为当地病患解除疾苦,成为位于加蓬首都利伯维尔的中加合作医院里针灸科的“chef”(法语:主任)。

针对常见的颈肩腰腿痛及血压异常导致的脑血管意外等疾病,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张志南增加了推拿、拔罐、刮痧等特色中医治疗手段,加快了患者的康复进程,让患者感受到中国中医诊疗技术的神奇和强大效果。在医院,张志南每个工作日的门诊几乎都被排满,每天要为三四十位患者进行治疗。据统计,他全年共诊治病患6000余例,凭借着真诚热情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受广大患者好评。

除了为当地群众提供医疗服务,张志南心系同胞,为当地华人华侨、中资机构及使领馆人员,提供答疑解惑、心理疏导、赠医赠药等医疗保障服务。他还积极参加“春苗行动”,保证新冠疫苗接种工作顺利开展。

为更好传播中医诊疗知识,弘扬中医药文化,让加蓬民众在家门口享受到来自中国高水平高质量的中医诊疗服务,张志南秉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精神,努力提高受援医院的医疗水平,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

张志南在治疗病患的同时,通过专题讲座、临床带教等多种方式,积极对科室医护人员开展中医理论知识及相关诊疗技能的指导培训,尤其在推拿、针灸、拔罐、刮痧等手法上做到了手把手临床指导,使同事们的业务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在张志南的影响下,科室里不少人开始学起了汉语,还有护士想要到中国进修,深入系统学习中医知识。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派遣援外医疗队60周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援外医疗队精神10周年。张志南表示,将珍惜荣誉,不忘初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断提高临床业务能力和水平,努力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