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普通人要不要测核酸?市卫健委:希望这类人员主动检测 |
新闻来源: / 新闻作者: / 添加时间:2020-4-16 |
4月15日,在第119场天津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顾清根据外地出现的聚集性疫情事件,提醒广大人民群众做好防控,切勿放松警惕。 顾清介绍,截止4月14日,我市连续47天无本地确诊病例报告,我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85例(其中境外输入49例)。我市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均在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入境人员均按要求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全市疫情防控积极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复工复产、复学复课稳步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有序恢复。 但是,近日以来,我国部分省发生了多起本地聚集性疫情。据了解,这些疫情均与境外输入性病例相关,同时造成了本地传播。提示疫情防控工作不能掉以轻心,心存侥幸,仍须持续保持高度警醒,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严防境外疫情输入
严控境内疫情反弹
目前,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科学指导复工复产、复学复课阶段人员分类健康管理,借助“健康码”这一大数据手段,实现了“全市通用、动态管理、分类管控”。我市将科学发挥“健康码”作用,持续完善并推广查验“健康码”功能,精准落实分色分类人员的健康管理,实现外省进津人员转码互认,“绿码”通行,强化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员管理,严防疫情反弹。在此也提醒广大群众要积极配合,确保信息填报的真实性、准确性,一旦发现虚假信息填报,将追究个人法律责任。 同时,有关部门对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分析研判,动态掌握区域内重点人群工作、生活、健康等信息,根据其“健康码”类型、健康管理状态、核酸检测结果等情况,分类精准做好疫情处置工作。随着对新冠肺炎疾病特征研究的不断深入,强化重点人群监测,扩大核酸检测工作至关重要。我市已把核酸检测扩大应用至入境口岸检疫、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人员筛查、密切接触者排查、疫情调查处置判定重点人群检测、聚集性疫情调查、传染源追踪调查、病例持续传播地区旅居史人员筛查,以及加大对医疗机构和监管场所等重点场所人员监测等环节,并积极推进发热门诊就诊患者和住院患者筛查工作。持续强化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实行“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
精准实施重点防控措施
顾清也提醒广大市民朋友,要继续做好戴口罩等有效的个人防护,保持手卫生的习惯;要减少聚餐、聚会等聚集性活动,保持社交距离,降低人群聚集密度;个人要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等可疑症状应主动到就近发热门诊就诊;希望有病例持续传播地区旅居史的人员主动进行病毒核酸检测。
顾清:无症状感染者与未感染者都没有症状,他们与未感染者的重要区别是有感染病源的流行病学史。目前,有流行病学史的人员已经纳入核酸范围,但是,核酸检测是医疗诊断行为,不是普通的消费行为。 是否需要进行核酸检测,需要判断有没有流行病学史、暴露史,14天内有没有接触过入境人员,有没有接触过确诊病例,有没有到过疫情流行地区,有这种情况也就是有暴露史的,建议去医院及时就诊。当然有症状更要去发热门诊就诊,医生会给正确的判断和建议。
来源:津云 |
[关闭窗口] |
版权所有: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