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亮教授简介
新闻来源: / 新闻作者: / 添加时间:

职务:历任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天津中医学院副院长等职。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及脾胃病急症专业委员会付主任委员,天津市中医药学会付会长及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家药品监督局新药评委,天津市科委科技进步奖评委,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脾胃病研究所所长,《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杂志》编委等职。

天津中医学院二附院  副院长
天津中医学院  副院长
1991年  天津市中研院院长
社会兼职:
全国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及脾胃急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天津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及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家新药评委
天津自然科学基金委员 科技进步奖评委
天津市名中医
国家中管局第二批名老中医师带徒 带教老师
所学专业:中医
从事专业:中医内科
研究方向:中医脾胃病及老年病
二级单位:中医药研究院脾胃研究所
熟悉学科   

一级学科:中医内科

二级学科:脾胃病  老年病
三级学科:胃癌前病变  萎缩性胃炎  难治性溃疡
个人学术背景:天津中医学院毕业,从事中医工作四十年,学验俱丰,在中医临床、科研、教学诸方面均有较深造诣和较多建树。其研究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并被国内学术界所公认。
学术成就:
       1963年天津中医学院本科班毕业后留校任教。教授、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天津市名中医,天津市政府授衔专家,为国内知名中医脾胃病专家。高金亮教授从事中医工作四十年,学验俱丰,在中医临床、科研、教学诸方面均有较深造诣和较多建树。其研究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并被国内学术界所公认。对经典著作《金匮要略》和李杲、叶桂脾胃学说有个人体会和发掘,著文指出“金匮重阳气,重温通”,归纳李叶学说为“脾胃气血升降阴阳论”。在脾胃病和老年病的研究中取得较多成果。主持国家级、部市级科研课题七项,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及试验研究》因探索其病证演变规律,总结出系列治疗方药和国内首倡“病证结合造模”实验研究方法而获得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健脾益气为主法《防治中老年虚证的中医系列研究》,因其较规范的进行了调查性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及药学研究,用健脾法治疗消化系统以外的疾病,拓展了健脾法应用范畴,亦获得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在科研实践中,坚持中医药理论“核心论”及“生发论”,坚持中医科研创新成果系中医药基础理论开掘生发的结果。在临床工作中,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等胃癌前病变,难治性溃疡,炎性肠病,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以及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坚持精细的多向辨证方法,较系统的总结治疗方药,不断加深对中医病证发病学及其疾病演变规律的认识,努力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和治疗水平。先后为中医学院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和各层次西医学习中医班讲授中医经典课,临床课及中医科研方法论等选修课近十门。为天津市中医医教研三个方面的工作均作出较大贡献。
       高金亮教授应聘先后赴日本、美国、新加坡、韩国及港台地区讲学及会诊。多次主持“内经研讨会”“中医脾胃病研讨会”等国际会议。在国内外出版了《脾虚证现代研究》、《针灸学·基础篇》等学术著作六部,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出外讲学:
       1987,3 日本  1989  日本  1993 美国  1994 新加坡
       1996 台湾  1997 香港  1998 韩国  2000 香港
         论著:
     《脾虚证现代研究》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 1988
     《针灸学基础篇》日本东京学术出版社
       高金亮(中方主编)1990
     《针灸学临床篇》日本东京学术出版社
       高金亮(中方第二主编)1991 
    
    论文
    1.试谈《金匮要略》温通阳气法  天津中医学院论文集第二集1982年
    2.中医临床研究的现状及前景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1986
    3.中医临床硕士研究生课程改革   中医教育 1988
    4.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的探讨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1989
    5.不孕证刍议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1989
    6.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及实验研究 中国医药学报  1992
    7.慢性萎缩性胃炎多向辨证论治   天津中医药  2004
    8.中医脾胃病研究断想     天津中医药  2004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