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节气养生】立春如何养生 |
新闻来源: / 新闻作者: / 添加时间:2024-2-19 |
立春是农历24节气中的第1个节气,也是冬至数九后的“六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立,建始也,……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春是春季的开始,此时万物回芽,天气乍暖还寒,气候和养生方式也与冬季大有不同。那么此时节的气候变化特点是什么?而我们又应该如何养生保健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节 气 特 点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古人认为,立春过后,东风送暖,大地解冻。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也渐渐苏醒;鱼因感受到阳气的生发而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尚有未完全融化的碎冰,鱼在冰下游,冰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可见此时虽然寒意犹在,但大地回暖,万物生发。《历书》云:“大寒后十五日,斗指东北,维为立春,时春气始至,四时之卒始,故名立春也”。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界的变化,由冬时的向内潜藏,渐至春季的向外生发。因此养生要顺应自然界“生”特点,要“助阳生发”,莫要收敛阳气,耗损阳气。 如 何 养 生 养精神,调达情志 《黄帝内经》中说:“春三月,……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中医认为春季应肝脏,肝脏以舒畅调达为顺,嗔怒抑郁为逆,逆则易伤肝脏,故情志养生要顺应春阳升发,肝喜调达的特点,此时要舒畅身体,调达情志,乐观开朗,以应春生之势。 春宜捂,渐减冬衣 俗话说“春不减衣,秋不戴帽”,冬末春初,虽气温回升,但仍以寒冷为主,若骤减冬衣,易冒受风寒,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明代汪绮石就在《理虚元鉴》中指出“春防风,又防寒”。因此,早春宜“捂”,穿衣仍以防寒为主,要渐减冬衣。 生阳气,少酸多辛 我国自古就有“咬春”的民俗,用于咬春的食物也很有特色,如五辛盘、萝卜等。明代李时珍就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义,谓之五辛盘。”从咬春的食材可以看出,立春饮食养生要多食辛甘发散之品(如葱、蒜、萝卜、茼蒿等),少食酸敛收涩之物。因酸味入肝,不利于肝气的疏散。饮食应注重阳气生发的特性。 避劳倦,夜卧早起 立春之后,作息时间也与冬季不同,要“夜卧早起”,就是要 人们养成晚睡早起的生活习惯。因春季万物始生,白昼渐长,睡懒觉不利于阳气生发。但晚睡也要适度,一般不超过 23 点。此外,居室内应多开窗通风,保持新鲜空气,这样也是预防流感的最佳方法。 缓运动,劳而不倦 初春时节,可适当地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但应选择一些节奏和缓的运动,要缓而不急,劳而不倦,如踏青、散步、打太极拳、练八段锦等。让全身放松,心情愉悦,这样才可顺应阳气生发之势。
|
[关闭窗口] |
版权所有: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